广

  • 社会聚焦
  • 天灾人祸
  • 社会与法
  • 社会万象
  • 位置:首页 > 资讯 > 社会 > 

    恒大蜕变:2016年规模王,2017年利润王

    2018-03-28 10:33:00 次阅读 稿源:
    零七广告
    许家印:做好企业,就是最大的民生
    恒大,不仅仅是大。

    2016年,恒大以3733亿销售额夺得地产“规模王”;

    2017年,恒大以405亿核心净利成为地产“利润王”。
    表:亿翰智库2017年主要房企核心指标对比

    2018年,恒大销售目标是5500亿,但按照过往经验,恒大年底成绩都会超一些!

    就在2017年恒大业绩发布会上,恒大集团董事长许家印表示:“今年恒大业绩其实‘8000亿’都能完成,但这对恒大来说,没有必要。恒大定调‘规模适度增长’,更强调‘增长质量’。”

    适度增长的“内涵”

    这里的“适度增长”,在老潘看来,格外有含义。

    不妨做个对比,因为没有对比,就没有伤害!

    10年大周期看,恒大从2007年到2017年完成了从33亿到5010亿的蜕变,10年复合增长率63%,这种大周期的增长,是一种罕见的、稀缺的、持久的力量。

    而过去3年(2013年到2017年)恒大复合增长率49.5%;

    而下一个三年,行业基本触顶之后,恒大计划从2017年5010亿做到2020年8000亿,测算下来,恒大未来3年增长率只需保持17%即可实现8000亿目标。

    从63%,到49.5%,再到17%,恒大主动调整节奏和速率,主动慢下来,这正是“适度”二字的具象化解释。

    这种规模适度的战略选择,这种主动慢下来,既体现了恒大对行业、对市场未来的认知,也体现了销冠之后许家印心态“从快到稳”的改变。

    5000亿时刻的内心

    一句规模适度,说来轻松,但可能需要坚定的眼光和心态。

    一方面,恒大规模“适度”会遭遇同行的“刺激”,甚至是未来不排除出现恒大5000亿之后“规模保守论”的舆论导向。

    为何这样说?

    核心在于如今巨头依旧在上演高速增长的疯狂。尤其到2020年的这3年,将是房企第一梯队,第二梯队最后布局,最后扩张的战略窗口期。

    近日,同策研究院就预测未来2年内地产行业将出现3家左右万亿房企,而2020年千亿房企或将达到40家左右。

    现实中,就在2018年初,坊间就传闻碧桂园2018年间突破8000亿,同时后来者类似手握1.8万亿土地货值融创对行业TOP3的虎视眈眈,以及未来央企巨头之间大鱼吃大鱼迅速成为超级巨头的“整合压力”……种种传闻和房企野心,都在暗示,这个近14万亿的地产巨无霸行业,未来将诞生万亿级房企巨头。
    来源:同策研究院对未来2、3年中国楼市的预测

    大,并不等于全部。大,也并不一定安全!

    作为一家企业,尤其是一家突破3000亿、5000亿量级的巨头房企而言,此刻的战略选择重点,到底是什么?尤其在去杠杆化,在去投资化,在限制性政策下,巨头的战略重心、经营重心又是什么?

    “安全大于速度,利润大于规模”——这可能是5000亿时刻恒大的心声和战略偏好!

    担忧是共性的——比如刚跃过3千亿规模之后的融创孙宏斌也表示,他最关心的不是融创的发展问题,而是安全问题;同样,碧桂园也提出2018年是管理品质年,强调企业内控,而万科同样成立了风险管理部一级管理部门。

    但对担忧采取战略性行动的,恒大是坚决的一个。

    就在2016年夺冠后,恒大许家印宣布恒大进入规模 效益并重的发展模式。追求效益,被提上战略高度。也因此,恒大相对之前的高歌猛进,闪电增长,2017年、2018年的恒大,透露出不少从容,淡定,温和、均好的“新气质”。

    此刻恒大的从容与均好就在于——在2016年成为规模王之后,一方面降低规模增长的幅度,另一方面强化利润的增长,负债的下降以及强化管理,产品精品化提升等,形成了一种规模 效益、有质量的均好发展的态势和格局。

    一个中高速增长、稳健、均好、从容的恒大新形象,开始诞生!

    转型后首年的漂亮成绩单

    事实上,2017年年初许家印提出恒大要从“规模型”向“规模 效益”并重发展,从过去三高一低向三低一高(低负债、低成本、低杠杆、高周转)模式转变,1年的战略转型与调整,带给恒大的变化和功效是显著的:

    1年的转型,既修复了恒大早期侧重“规模优先”的正常“并发症”和潜在问题;又实现企业自身强身健体、均好平衡、助力回A的一个新体格。

    果然,恒大2017年转型后的成绩单,格外耀眼。

    无论与同行横向比,还是与自己过去纵向比,恒大都交出了这近乎完美的”成绩单”。
    恒大总资产17618亿,同比增30.4%,行业第一;

    毛利1123亿,同比大增88.9%,核心净利405亿,都是行业第一;

    与利润大涨鲜明对比的是,恒大过于被质疑的负债率在2017年大降6成,降至71.1%。

    同时,现金余额2877亿,土地储备3.1亿平米,双双行业第一。

    2017年漂亮成绩单之后,恒大要到哪里去?

    对此,许家印在业绩发布会描绘了一个算是“近在眼前”的新蓝图,即面向未来,恒大计划2020年底总资产破3万亿,年销售8000亿,年利税1500亿,负债率下降到同行中低水平,成为世界百强企业。

    恒大成长启示录

    复盘恒大蜕变之路,我们看见恒大这些年:

    成长速度从“快”到“适度”的主动调整;

    经营目标从“规模到效益”的重心位移;

    经营模式从“三高一低”到“三低一高”的转变;

    产业格局从过去聚焦地产到未来以民生地产为基础,文化旅游、健康养生为两翼,高科技产业为龙头的产业新格局的扩展。

    恒大的这种蜕变,正好验证了2句话。

    没有最好的战略,只有最合适的战略。

    没有成功的企业,只有时代的企业。

    恒大从过去的“规模进取之路”到如今的“稳健的规模效益并举之路”的调整与选择,正是时代与行业进化下匹配的战略,也是恒大自身战略既有“阶段性坚定”、又有伴随大时代、大行业“与时俱进”的体现。

    今天回过头看,反而一切清晰了。恒大无论是过去的“杠杆激进论”的舆论质疑,还是未来行业高位时刻的“规模保守论”,都可能是一种舆论的误解。

    今天来看,在一个行业高速发展的风口和超级行情中,恒大过去选择的“高负债,高杠杆、高周转”的“三高一低”,或许有些激进,但却是“最识时务为俊杰”的风口战略,也最终成就了恒大今日5010亿的超级规模,而反观那些诟病恒大高负债的同行,却至今还在100亿,200亿徘徊多年。

    这就好比高速公路,慢速80码者没必要质疑130码者,最终谁能安全且率先到达终点,才是成功的选手。

    所以,高负债命题需要辩证看待,而不是一味否定和质疑。而且,恒大过去负债率高,更多都用在土地储备的住房开发核心发展后劲上来了。比如2017年恒大土地储备3.12亿平方,位居行业第一,而且土地成本仅1711元/平方米,截至2017年末,恒大原值5336亿的项目土地,已增至世邦魏利仕估值的10386亿,仅仅增值部分就高达5050亿。庞大的低成本且优质土储,为恒大销售和利润的强劲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    所以,房企“进取式”发展,即要有战略的十足定力,也要有“与时俱进”的权变。

    因为今天乃至未来房地产,没有一种模式包打天下,没有一种战略永远保鲜!
    责任编辑:毛玮静 澎湃新闻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新闻报料:4009-20-4009

    零七网部分新闻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,供读者交流和学习,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以便更正、删除或按规定办理。感谢所有提供资讯的网站,欢迎各类媒体与零七网进行文章共享合作。

    零七广告
    零七广告
    零七广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