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

Windows XP

  • 使用技巧
  • Windows XP
  • Windows7
  • Windows8
  • Windows10
  • 电脑使用

    如何防范GSM短信劫持?

    2019-07-06 10:13:18 次阅读 稿源:互联网
    零七广告

      

    最近关于GSM劫持短信验证码盗刷的新闻,登上各大新闻媒体头条,人心惶惶。

    如今一个手机号走遍天下都不怕。不过便捷的同时也降低了一定的安全性。毕竟世界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呢?最近一位豆瓣网名为“独钓寒江雪”的用户就遭遇了短信被劫持的噩梦:早上醒来他发现手机里收到了100多条短信验证码,分别来自支付宝、京东等等,大量钱款被转走,京东白条还被借走1万多。你说气不气,睡个觉的功夫,辛辛苦苦攒的钱就莫名其妙的没了。

    那他的短信是不是真的被劫持了呢?我们又该如何防范和避免此类攻击呢?来看看看雪专家怎么说。

     

    如何防范GSM短信劫持? 01

     

    手机号注册的隐忧

    如今我们不管办理什么业务,又或是在任何网站和APP注册账号,首先想到的就是通过手机号码一键登录。这意味着,你的手机号就等同于你的微信、支付宝、银行和各种现金贷客户端的账号。如果你安全意识不高,这些APP注册时又都用了相同的密码……潜在的安全风险可想而知,基本是一损皆损。

    如何防范GSM短信劫持? 02

     

    万能的短信验证码

    当你在登录各种APP时发现忘记了密码怎么办?没关系,少数APP可以通过短信验证码一键登录,而所有的APP还能使用短信验证码来重置密码。

    如何防范GSM短信劫持? 03

     

    可以说,短信验证码在今天已然成为了一种“万能”的存在,有了它,登录、认证、重置和支付等流程就将一路绿灯。

    本文引言中涉及的案例,就是针对手机号注册和短信验证码“量身定制”的一种诈骗手段:黑客通过“GSM劫持+短信嗅探技术”,可实时获取用户手机短信内容,进而利用各大知名银行、网站、移动支付APP存在的技术漏洞和缺陷,实现信息窃取、资金盗刷和网络诈骗等犯罪。

    如何防范GSM短信劫持? 04

    问题来了,这一整套流程要分很多步骤,难道手机安全方面的漏洞竟然如此严重吗?

     

    验证码和U盾的差异

    实际上,自从智能手机和移动支付功能关联捆绑后,从银行到支付工具,相关企业都在研究如何提升安全性,避免可能的盗刷风险。而大家最终“商量”的结果,就是基于短信的二次验证机制。

    提起二次验证,相信不少用户都会想起“U盾”。

    如何防范GSM短信劫持? 05

     

    U盾是银行针对网络支付推出的一种USBkey,当我们需要办理转账、汇款、缴费等支付业务时,必须按系统提示将U盾插入电脑的USB接口,输入U盾密码并进行验证成功后才可完成支付过程。

    问题又来了,既然短信和U盾起到的都是二次验证,那它们的安全系数不是应该等同的吗?很遗憾,U盾的安全系数远非短信验证码可比。

    简单来说,当你在银行开通网上银行时,银行会针对你的个人信息生成一组个人数字证书,而这个证书会保存在银行服务器,以及让你拿回家的个人U盾内(U盾内的数字证书处于不可读状态)。

    当我们尝试网上交易时,银行会向你发送由时间、地址和交易内容等信息组成字符串加密后生成的秘钥A。交易确认前需要将U盾和PC相连,秘钥A会通过网络和数据线传输到你的U盾中,而U盾则会根据你的个人数字证书对秘钥A进行不可逆运算并得到秘钥B,再将秘钥B返还给银行。同时,银行端也会根据秘钥A和你的数字证书进行不可逆运算,只有结果与秘钥B一致才确认为合法交易,否则交易便会失败。

    如何防范GSM短信劫持? 06

     

    换句话说,通过U盾进行的二次验证,从验证信息的获取和确认信息的返回都是加密的,中间流程没有给黑客留下用于攻击的漏洞。

    短信验证码可就没有这高的技术含量了。我们都知道,手机网络是从1G(模拟通讯)→2G(GSM)→3G→4G发展而来,但受制于各种限制,无论是3G还是4G时代,手机语音和短信依旧保持着以纯数字信号的2G方式进行传输,而GSM制式下的手机短信却是单向鉴权并且是以明文方式传输的。

    如何防范GSM短信劫持? 07

     

    看到没,这里面就存在两个明显的漏洞。其一是“单向鉴权”,其二是“明文方式传输”。第一个漏洞,意味着当手机在GSM制式下收到一条短信时,基站只会验证手机是不是真的,而手机却不会去验证发来短信的基站是否为真,这个漏洞就造成了伪基站的泛滥。

    第二个漏洞,意味着短信验证码的6个数字都是明文传输,黑客无论是通过中途截取,还是借助手机漏洞获取了短信内容,都可明明白白看到这6个数字。

     

    零七网部分新闻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,供读者交流和学习,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以便更正、删除或按规定办理。感谢所有提供资讯的网站,欢迎各类媒体与零七网进行文章共享合作。

    零七广告
    零七广告
    零七广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