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

读者文摘

  • 精美图文
  • 青年文摘
  • 读者文摘
  • 哲理文摘
  • 位置:首页 > 悦文 > 悦品文摘 > 读者文摘

    人生就是寻找梦想

    2019-12-10 11:44:25 次阅读 稿源:互联网

      寻找你的梦想
      
      女儿小时候,我教过她一点女子防狼术,不过是她很小的时候。我会告诉她关于梦想成功和失败的例子,当她有梦想的时候,我会让她吃点苦试试。有一段时间她跟我说想做明星,于是我跟她说:“来,我跟你讲,跟你有同样想法的人,整个世界上大约有1000万人。在1000万人当中,还有一大批人在亚洲。但努力到最后,能够成名的只有10到20个人。你告诉我,在这个过程中,你打算怎么去赢那900多万人?”于是她说:“哟,那么难啊,那我就不做了。”
      
      又过了一段时间,她跟我说:“爸爸,我做画家怎么样?”于是我跟她说:“好,毕加索的一幅画值几千万美金,但是街边还有很多画,只卖5块钱、10块钱。”我觉得对于孩子的梦想,应当清楚地告诉她正反两面,之后让孩子自己去选择。不过有些愿望是可以满足他们的,我女儿曾经跟我说她想跟刘德华跳舞,于是我在她7岁的时候满足了她的愿望,作为圣诞礼物,这也要谢谢刘德华兄弟。
      
      有人可能要问,为什么不支持孩子的梦想呢?即使梦想看起来遥不可及,难道我们不该坚持一下吗?但是,我们都经历过儿童时代,儿童时代的梦想即使别人不说也会改变。我9岁的时候,老师问大家将来想做什么,有人说要做解放军,有人说要做飞行员,有人说要做工人。最后问到我的时候,我认真思考后回答:“我的梦想是浇花,到公园里浇花。”老师觉得我的梦想不远大,没志气,不算梦想,但这确实是我认真思考后的第一个梦想。到今天,我没事的时候就会去浇花。
      
      梦想可以坚持,但我会把梦想的未来可能性都讲清楚。人成长到每一个阶段都可能会改变自己的梦想,所以我觉得作为父母,应该跟孩子分享未来的各种可能,应当敞开让他们选择,告诉他们,坚不坚持是他们自己的事。到现在,我的梦想仍然一直改变着,我练了武术,拍了电影,做了公益,现在在做太极禅,除了浇花的梦想始终没改变,将来还有第5种工作也说不定。
      
      很多年轻人会害怕自己找不到工作,害怕失去工作,或者不得不去做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。对未来的担忧每个人都有,我年轻的时候也是一样。但人的一生很长,这只是一个选择而已。那就一步一步来,先找一个工作,稳住第一步。这时你可以选自己最喜欢的,如果没办法做最喜欢的,那么第二喜欢的也行,第三的也行,别忘了人生不是在这儿结束的,以后还可以再继续寻找下一个。别怕,别想着一口吃饱,一步,一步,再来一步。在我的人生中,有两点对我有非常大的帮助。第一点是“我需要什么”,一日三餐;还有穿、住,这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。还有就是“我想要的是什么”,我达到了这个层面后,我再想我还想要什么。想清楚什么是“我需要的”,什么是“我想要的”。了解“我需要的”,再去寻找“我想要的”。
      
      做公益是一件理性而持久的事
      
      后来我创立了壹基金。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,我看到了太多的灾难,包括我自己也亲身经历过一次。当时我就在想,不能仅仅在每一次灾难发生的时候,大家才想起来要去帮助这些灾民。
      
      我完全不认同别人说我是慈善家的说法,我从头到尾都没想过要做慈善家。我在壹基金里面只是一个义工,我没想做雷锋。我也不认为壹基金是一个要无数雷锋的组织,它就是由简简单单的普通百姓组成的。我只是其中的一个细胞,我有义务去跟别人分享。当我们一起来做时,我们这个整体会变得更好。
      
      当然,做公益不可能完全顾及方方面面的事,或者因为我们的努力这个世界就没事了,这种事情根本不可能存在,包括壹基金,我一直说它不是雷锋,不是所有的问题它都能解决。但我们有不同的基金会,有妇女基金会来解决妇女的问题,还有儿童基金会、残疾人基金会,每一个基金会都在做自己能做的一点事。我也面对很多痛苦的选择,很多人会跟我说,谁谁谁得白血病了你能不能帮一下。我只能说:“很抱歉。”我必须解释清楚壹基金的范围,如果不属于这个范围,我真的帮不了。对于同样在做公益的人来说,对于苦难和遭遇,你可以悲伤,但不要让自己受到伤害,努力地坚持,能做多少做多少。
      
      很多人会把慈善和公益放在一起说,但在更多的情况下我会把它们分开。慈善是什么?慈善更多的是感性。就我个人的理解,感性就是我们听到某个人受到伤害了,我们都会去帮他,帮他过了这个坎儿,就算完成任务了。公益是什么?公众的利益就是你的利益、他的利益,就牵扯到我们每一个人了。我不是在帮别人,我是在帮自己。所以公益是一个非常理性而且持久的事。
      
      大家可能已经知道,我在1981年的时候因为韧带断裂,领取了国家颁发的三级残疾证。很多人很关心我,很为我着想,跟我说:“哎哟,您这真苦!您断了这个,您又断了那个。”对于这些我很感谢,也很感恩。但是好比作为一个战士,他选择成为战士,他就要上战场,他就有可能死。就像我做公益,我是一个志愿者,我会承担我付出的结果。我的团队有些人被人家冤枉,被舆论绑架,就觉得特别不公,特别委屈。我有时候也替他们委屈,因为光环都在李连杰身上,无数的志愿者,无数救灾的人,他们在前线没人关注。但是我会跟他们分享说:“没办法,什么叫志愿者,就是我志愿花时间去为他人付出,我就要承受所有付出的后果。”
      
      在失衡的快时代,寻找平衡
      
      我现在做的“太极禅”,来自一次疯狂的想法。那是2009年,马云突然打电话给我,说:“我写了个剧本,我想做导演。”我问是什么故事,马云回答:“太极拳。”于是我们去找素材,带动了几个朋友,包括王中军、沈国军等人。这个剧本给了我启发,但我那时候对太极的认识和当下很多年轻人差不多,会觉得:这跟我有什么关系?这对我的生活、对我的未来有什么帮助?
      
      但后来我发现,我们现在以及可预见的未来10年、20年中,我们会要求火车更快、飞机更快、汽车更快;我们会要求网络更快,我们要求快点儿上完大学,快点儿毕业,快点儿打工,快点儿创业,快点儿成功。在所有的人都追求快的时候,就有可能会面对失衡。如何找到对你有用的信息、有用的生活方式,找到这个平衡,这将是非常重要的。
      
      有一句话是“生命是平等的”,在很多人看来根本不可能平等——他是柳传志,他是马云,他是名人,我怎么会跟他平等?但其实大家都是平等的,我们光着来、光着走,我们的喜怒哀乐是平等的。普通百姓可能为几万块钱着急,为孩子上学着急,有一部分人可能为几百万几千万着急,还有一部分人为几亿和几十亿着急,但着急的情绪是一样的。
      
      生命中的挑战也一样,每个人都要面对。可能有很多年轻朋友,面对着就业、买房、组建家庭的压力,或者正在经历创业的艰辛,这些东西每天都使你难受,让你犹豫,但每天也都在敦促你奋斗。我有一个朋友,他曾是全世界最有权力的人之一,只要说话基本上有1000个人会马上去行动。但当他离开那个岗位后,他带了6个人租了办公室重新创业。他同样面对人生未来的选择。
      
      所以每一个人都在选择,每天都在选择。在每一个段落,我们都要寻找平衡。身体的平衡可能我们大家都会做,累了以后睡一觉。但是很多人觉得自己心累,那要怎么放松呢?我们得找个方法,让心放松下来。这里提醒年轻人要关心身体和心理健康,不要过度工作。马云有一天跟我说:“我的一个年轻员工,30多岁得癌症走了。”所以我们有责任去提醒每一个朋友,在年轻的时候就要开始注重健康和快乐。
      
      怎样保持快乐呢?我们可能会面对痛苦、面对灾难、面对很多问题,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会有负面的情绪,但我会先去了解痛苦,当我把痛苦了解清楚后,剩下的东西就是快乐了。网上有很多人骂我,有些朋友对我说:“你去反击啊,你去澄清啊。”我觉得不需要,我只担心骂我的人快乐不快乐。因为没有的事我不需要澄清,你骂完如果开心就好,但你骂完还痛苦,骂了我10年,还是痛苦,那太伤你的身体。不过我会随时用他们指责的东西提醒自己,努力做好我的工作。所以开心和不开心,在于你怎么看。用快乐的心看待世界,你就会快乐。
      
      这就是太极禅的意义所在。马云给太极禅下的一个定义便是:21世纪的一种生活态度。
      
      太极禅希望推动的是健康、快乐,它相信有3样东西是人必须要坚持的——感恩、承担、分享。
      
      有些人可能觉得快乐和健康没办法共存,就像我们在离死很远的时候,觉得自己生活很无聊;临死又觉得没有活够。但我觉得两者并不矛盾。我的生活态度很简单,对父母、对儿女,对兄弟姐妹,对帮过我的人,我都尽量安排好。每天都快快乐乐的,这样就算临死了我也很坦然,因为我尽力了。外面的世界,我一直觉得很美好,有问题的话一定是我看外界的角度,是我自己出事了。所以我不断地调整自己,我会很开心地移动着我的步伐,寻找着未来。  

    零七网部分新闻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,供读者交流和学习,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以便更正、删除或按规定办理。感谢所有提供资讯的网站,欢迎各类媒体与零七网进行文章共享合作。

    零七广告
    零七广告
    零七广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