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

两宋元明

  • 夏商西周
  • 春秋战国
  • 秦汉三国
  • 两晋隋唐
  • 两宋元明
  • 清史民国
  • 历史故事
  • 历史人物
  • 位置:首页 > 悦文 > 中国历史 > 两宋元明

    “失败者”的历史:陈桥兵变新探

    2019-04-04 09:20:36 次阅读 稿源:互联网

    作为赵宋代周的一次改朝换代的大年夜事宜,陈桥兵变历来为后人所津津乐道,同时又因为它极富戏剧性的情节而被历代治史者反复揣摩、玩味。清朝诗人查慎行就作诗感慨道:“梁宋遗墟指汴京,纷纷禅代事何轻。……千秋疑案陈桥驿,一着黄袍遂罢兵。”[1](卷20《汴梁杂诗》,P565)近人对此更是多有论列[2-3]。邓广铭师长教师就在查慎行之论长进一步指出,将查慎行之诗后两句次序倒置过来更可见得陈桥兵变的本相:“恰是因为后来的罢兵,才使得此前的黄袍加身案日益扑朔迷离而真象不明不白的。……事实上宋太祖却能于黄袍加逝世后,使赵氏一家的统治延续了数百年之久,于是若干善于圆谎的史学家们对此事均多方加以掩盖,希图蒙蔽后代的读史者。”[4]在赵宋史家的诸般砥砺掩盖之下,传播的史料大年夜多向赵匡胤倾斜,乃至后世治史者也往往循此路径,认为赵氏在兵变之前就已承天顺命、早得将士平易近心,兵变时又安排精准,立宋代周自是水到渠成之事。故而赵匡胤走向皇位的汗青,几乎成为一部赵氏的“成功史”。然而正如邓广铭师长教师所言,汗青从来都是由成功者所书写的,若我们一贯由着宋人“奉天承运”的书写路径来讲究事宜原委,就会被宋人牵着鼻子走。反之,若我们可以或许怀抱一份当心,从别的的角度,尤其是从“掉败者”的角度来不雅察,考析史估中流露出的蛛丝马迹,也许可以从中发明一派全新的图景。

    [9]王巩.闻见近录[M].文渊阁四库全书本.

    起首,五代时代武将控制朝廷政权的情况仍然持续存在于后周政局中,而当时朝中最高的军政决定计划者不是赵匡胤,而是韩通。韩通,并州太原(今山西)人,在后周的立国和成长中居功厥伟,被周祖“委以亲信”[6](卷446《韩通传》,P13 968),官至检校太尉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兼侍卫亲军副都批示使,是后周军事体系中的最高统帅,权力至大年夜,威望颇高。当时“周郑王幼弱,通与上(赵匡胤)同掌宿卫,军政多决于通”[7](卷1,建隆元年春正月戊申,P6,可见韩通的地位要远在赵匡胤之上。然而,韩、赵二人的关系却极为不睦。韩通之子韩橐驼就发觉到赵匡胤的野心,并奉劝韩通早为之预备[8](卷1,P2),甚至在兵变前要杀掉落赵匡胤[9],可见二者之间早已是形同水火。如许一个位高权重的敌手的存在,对赵匡胤无疑是最大年夜的威逼。

    其次,从赵匡胤兵变之后回军的路上遭到的抵抗来看,其成功并非如诗家想像的“黄袍一着便罢兵”那般顺利,而是颇为曲折。赵匡胤兵变回师,首驱陈桥门,吃了第一次闭门羹:“陈桥驿在陈桥、封邱二门之间。艺祖拥戴之初,陈桥守门者拒不纳,遂如封邱。”[10](卷6)到皇城的宣

    零七网部分新闻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,供读者交流和学习,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以便更正、删除或按规定办理。感谢所有提供资讯的网站,欢迎各类媒体与零七网进行文章共享合作。

    零七广告
    零七广告
    零七广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