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

两宋元明

  • 夏商西周
  • 春秋战国
  • 秦汉三国
  • 两晋隋唐
  • 两宋元明
  • 清史民国
  • 历史故事
  • 历史人物
  • 位置:首页 > 悦文 > 中国历史 > 两宋元明

    同为党争,为何在宋朝没有性命之忧而在明朝则是非生即死

    2019-03-08 10:07:11 次阅读 稿源:互联网

    参考文献:《明史》《宋史》

    公元1043年,距离北宋建国已近90年,此时已经历过对辽化和西夏数次战斗的北宋,国力消费严重;并且国内也出现了饥平易近兵变,可谓“内忧外患”。

    这就要说到两朝的立国之本了。宋朝堪称中国汗青上常识分子最幸福的朝代,宋太祖赵匡胤曾立下“不杀士大年夜夫及上书言事者”的誓言并刻于碑上。是以,宋代对常识分子(士大年夜夫)及其宽容,只要不是罪大年夜恶极,并不会被施以科罚。即就是与君主相争,往往也没有生命之虞,最多就是外方到处所,远离朝政。这点从范仲淹和王安石的际赶上表现得最为典范。

    党争,是古代政治中的一个常见现象,历朝历代皆有不合程度的党争。它们的影响也各不雷同。孔子有云:“正人群而不党,小人党而不群”。但汗青告诉我们,党争并不是小人的“专利”,正人也会党争。在这一点上,宋代和明代给了我们两种截然不合的“示范”。

    宋朝:“废法不废人”

    为履行新政,宋仁宗有意提拔夏竦担负枢密使(全国最高军事长官)。本来夏竦对新政并无若干看法,但同为“改革派”的王拱辰、欧阳修、余靖等人对此果断否决,最终夏竦未能如愿。就此,夏竦彻底站在了“改革派”的对立面。

    最能解释宋代党争的特点,要属“庆历新政”和“王安石变法”。

    此时,名臣范仲淹向当朝皇帝宋仁宗上疏《答手诏条陈十事》,针对当时轨制上的各种弊病,提出改革办法。之后,仁宗据此颁布多条诏令,史称“庆历新政”。

    图1 范仲淹(989年-1052年)

    因为新政直击很多既得好处者的关键,所以“党争”的种子在一开端就被种下,最终使得庆历新政“无疾而终”。

    跟着新政的推动,改革派与否决派的抵触逐渐公开化,斗争也日趋激烈:先是欧阳修上书责备御史台官“多非其才”;做为还击,监察御史梁坚弹劾与改革派领袖范仲淹关系密切的两位大年夜臣,最终使得范仲淹和御史台长官王拱辰先后辞去官职,以示对同僚的支撑。在这之后,党争进一步“进级”:前文提到的夏竦使人修改手札,诬称改革派官员的行动是“伊、霍之事”。这个“杀人诛心”之举令改革派中坚范仲淹和富弼深感恐怖,二人随即辞去朝中职务,出朝巡边。

    持续赓续的党争,使得变法无疾而终:仅在新政实施的一年之后(庆历四年),范仲淹就被罢去参知政事(副宰相)之职,富弼也于同日去官,二人均被改任为边抚使,远离朝廷。在这之后不久,改革办法被尽数废除,“庆历新政”就此落幕。

    图2 王安石(1021年-1086年)

    与“庆历新政”比拟,“王安石变法”更具有代表性。

    宋神宗熙宁年间的此次变法可谓将“党争”的特点表现得极尽描摹:朝中几乎所有官员都选择了“站队”,而因为神宗力挺新法,“变法派”一开端便占据上峰。

    跟着新法的推动,否决派的声音“一浪高过一浪”:御史中丞吕诲上疏弹劾王安石,神宗拒绝答复,前者就自请出朝;知谏院范纯仁上疏进击王安石变法乱度,神宗未置可否,范纯仁也果断告退;元老重臣富弼称病罢相;司马光上书无果,主动请求到洛阳修《资治通鉴》;苏轼、苏辙上书陈述变法之弊,成果苏辙被贬河南,苏轼自请离京出任杭州通判。可以说,否决派的官员无一例外都分开了中枢朝政。

    图3 司马光(1019年-1086年)

    明朝:“身与名俱灭”

    在明太祖朱元璋时代,“党争”的苗头已经浮现。当时,随朱元璋打世界的人中,以淮西人居多,而朱元璋本身也是淮人,故明朝建立后,这批人大年夜都封公列侯,身居高位。环绕个中的核心人物、韩国公李善长,形成了朝中的淮人官僚集团。

    因为身兼功臣和皇帝同亲两重身份,在建国后,李善长任左丞相,位列朝中第一。在他之后,由其同亲胡惟庸继任为相。在他们先后掌权的十几年中,因为淮人集团的排斥,使得非淮人官员很难在朝中容身。如同为朱元璋亲信谋士的刘伯温,因其为浙东人,所以自入朝后就备受打压:刘伯温的才干和功绩在一干功臣中并不算差,但因为淮人官员从中作梗,在封功臣时其只被封为诚意伯,而淮人出身的李善长则被封为韩国公。

    图4 胡惟庸(?

    零七网部分新闻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,供读者交流和学习,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以便更正、删除或按规定办理。感谢所有提供资讯的网站,欢迎各类媒体与零七网进行文章共享合作。

    零七广告
    零七广告
    零七广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