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

清史民国

  • 夏商西周
  • 春秋战国
  • 秦汉三国
  • 两晋隋唐
  • 两宋元明
  • 清史民国
  • 历史故事
  • 历史人物
  • 位置:首页 > 悦文 > 中国历史 > 清史民国

    故宫兽像负载的文化与历史

    2019-06-29 08:36:01 次阅读 稿源:互联网

    周乾 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研究馆员,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、北京工业大年夜学、北京交通大年夜学硕士生导师。重要从事古建筑、馆藏文物科学保护研究。在国表里专业期刊、学术会议上揭橥论文120余篇。主持国度天然科学基金项目、北京市博士后基金项目、故宫博物院基金项目等课题数项。承担并完成古建筑力学评估30余项。著有《紫禁城古建筑的构造艺术》等。

    图2 故宫藏铜镀金象拉战车钟

    图3 故宫皇极殿内的“宁靖有象”摆设

    其一,慈禧移居储秀宫之事。清光绪十年(1884年),栖身长春宫已十年的慈禧太后,为庆贺五十大年夜寿,又搬回储秀宫,同时打破了之前乾隆皇帝定下的后世不得更移六宫摆设的祖制,消费白银六十三万两,重建宫室。储秀宫院内游廊墙壁上的题词,就是当时大年夜臣为慈禧太后祝寿的万寿无疆赋。那么在光绪九年(1883年),储秀宫应当处于补葺或者刚补葺完毕的状况。《宫女谈往录》中的宫女何荣儿认为,慈禧当时搬回储秀宫,是有本身策划的:起首,慈禧十七岁入宫即住在储秀宫。她与咸丰皇帝的各种记忆都在储秀宫。其次,储秀宫又是慈禧在宫内的起身之地。在这里,她生下了同治皇帝,地位由嫔荣升为妃,并进一步荣升为贵妃。

    图5 故宫太和门前铜狮-西-母-正立面

    图6 故宫储秀宫铜鹿侧立面

    故宫太和门前的狮像。光亮图片/视觉中国

    故宫古建筑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,这种文化的重要表现方法之一,就是形态各别的瑞兽、异兽像,它们一方面负载了我国悠长的文化,另一方面也见证了故宫内产生的汗青。

    背负威严、礼节与吉祥寄意的铜象

    在故宫御花圃的北部、承光门内,有一对铜质跪象。跪象东、西各一,相向而跪。铜象高1.1米,长1.6米,宽0.8米,为明代锻造。铜象全身鎏金,有着大年夜象的显要体型特点。其双面前目今视,长鼻收卷,极显忠诚;四足二前二后跪曲,似恭迎主人。(见图1)

    图4 故宫太和门前铜狮-东-公-正立面

    铜象的打扮服装,具有浓厚的驯化特点。《大年夜清会典》曾对宝象有如下描述:“络首、钩膺、膺悬朱缨铜铃各三,白革为鞯,绘金龙彩云,周为花文。”个中,“络首”即头部被套住;“钩膺”即颔及胸上有革带;“膺”为胸部;“缨”即璎珞,原为古代印度佛像颈间的一种装潢,寄意为“无量光亮”;铜铃是佛教的重要器物,可避邪、化煞、保安然;“鞯”为象背上的垫子。御花圃跪象的打扮服装,与上述记录邻近。

    象为现存世界上体型最大年夜的陆地哺乳动物。亚洲象在我国大年夜约有5000多年的汗青,前人早就有关于大年夜象的描述。三国时代吴国丹阳太守万震所著《南州异物志》,对大年夜象的体型有如下描述:“象身倍数牛,而目不如豕。鼻长六七尺,大年夜如臂;其所食物,皆以取之。”即象的体型比牛都大年夜几倍,而眼睛比猪的眼睛还小,不管吃什么器械都要鼻子协助才能吃到嘴里。《清宫兽谱》又有记录:“象,产滇、粤、日南(今越南)及西域诸国。有苍、白二色,白色惟拂

    零七网部分新闻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,供读者交流和学习,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以便更正、删除或按规定办理。感谢所有提供资讯的网站,欢迎各类媒体与零七网进行文章共享合作。

    零七广告
    零七广告
    零七广告